image.jpeg

 

書名:《蔬食常備菜image.gif(點我看更多)
原文書名:《やせぐせがつく野菜の常備菜》(養成瘦身體質的蔬食常備菜)
封面文案:活用蔬菜特性、打造健康輕盈好幫手。只要花費少許時間,就能用豐富的常備菜妝點自家餐桌


作者:庄司泉 (しょうじいずみ) 
譯者:闕韻哲


內容簡介:
希望打造讓身材和時間都能「瘦身」的健康輕盈好夥伴,
關鍵就在於你怎麼活用「蔬菜」!

  看似樸實的蔬菜,只要巧妙搭配就能變化出相當多元的樣式及口味。不論是用在開胃、佐餐、清口解膩、或是作為攝取蔬菜營養的主力,蔬食常備菜都能在你我的生活中扮演一個絕佳的輔助角色。

  現代人生活步調緊湊,就連維持生命所需的飲食也被許多繁雜瑣事所綁架。其中相對輕淡,但是又和身體機能與健康關係密切的蔬菜很容易就在這樣的生活型態下被割捨。會有這樣的情況,不外乎是大多數人都偏好強烈鮮明的味覺享受,不喜歡清淡樸實的口味,或者是忙到沒有時間自炊而仰賴外食等原因所導致。長久下來,失衡的飲食就會對健康和外觀體態造成影響。

  諷刺的是,就在人們藉由各種方法追求外觀體態塑造的同時,卻往往忽略了日常飲食與生活習慣其實也和這個目標息息相關。只要從我們日常飲食的小處著手,不僅能雕塑身材、有效改善健康,也能讓自炊和用餐的過程增加更多不同的花樣與樂趣。

  在現代社會,追求健康及飲食安全的潮流已經是不可忽視的重要生活指標。而自己在家親手製作的蔬菜常備菜,正是符合以上需求的絕佳選擇!只要從豐富的陣容中揀選搭配,活用蔬菜的特性,並配合簡單方便的調理過程,就能將美味和營養濃縮保存在自家冰箱,讓您在繁忙的日子也能隨時補充每日必需的蔬食能量。

  蔬食種類百變、口味變化多元,處理簡單卻別具風味。每次只需要花費小小的工夫和時間,簡單活用不同蔬菜的營養及食材特質,就能為每餐的飲食增添更豐富的色彩。

  健康享「瘦」不再是口號,而是自然地成為我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  解密蔬食常備菜的五大重點特色 ★

  Point.1:
  全部都是以植物性的素材製作而成。因此低卡路里也令人吃得安心。
  以蔬菜為首的植物性素材,與肉、魚、蛋、奶製品等的動物性素材相比,卡路里相當地低。相對於100g的和牛沙朗498kcal,菠菜只有20kcal、即便口感紮實的蓮藕也只有66kcal。即使吃得很飽也不必擔心因為卡路里攝取過量而肥胖。

  Point.2:
  在蔬菜裡添加「瘦身素材」,就能期待帶來更好的瘦身效果。
  海藻類或菇類、蒟蒻或白瀧蒟蒻絲、蘿蔔乾或葫蘆乾等等的乾貨,這些蔬菜以外的植物性素材好朋友們,除了卡路里相當低之外、還含有相當多的膳食纖維等具有高瘦身效果的成分。在本書裡將這些食材稱之為「瘦身素材」,並積極地納入採用。因此瘦身效果更加倍快速!

  Point.3:
  膳食纖維會阻止醣類和脂肪的吸收。即使如同平常一樣的飲食也不會變胖。
  蔬菜就不用說了,海藻類或菇類等等的瘦身素材,最大的特徵是膳食纖維相當的多。因為膳食纖維的作用、除了讓腹部由內而外感到清爽,一旦攝取了膳食纖維,也會減緩醣類與脂肪的吸收。因此即時如同平常一樣食用油膩的炸物或肉類料理、甜食等也不容易變胖是它的特點。

  Point.4:
  植物性素材當中富含的礦物質鉀能夠促進水分代謝。連水腫也能夠馬上說再見!
  以蔬菜為首、瘦身素材的海藻類或菇類、乾貨類或豆類等等的植物素材,特點是富含礦物質鉀。鉀與體內剩餘的鈉會結合,並且隨著水分排出體外。對浮腫感到困擾的人,要是每天充分食用本書所介紹的常備菜的話,就能馬上跟浮腫說再見了!

  Point.5:
  只要拌一拌、汆燙等調理方式就能簡單完成。輕鬆的料理方式才能長久地持續。
  一說到常備菜的製作,就會有「如果不是空閒的週末就不能做」這種印象。本書介紹的常備菜只要利用手邊零碎時間就能完成,因此即便在沒有太多時間的平日製作也OK!蔬菜買回來放入冰箱冷藏之前,只要快速地簡單處理就能享受好幾天的美味料理。因為並不費工,所以能長久地持續。這就是能夠成功瘦身的秘訣!

出版社:瑞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7年10月


頁數:128


一般素食分類:133道
✨1.全素:88道
✨2.五辛素:43道
✨3.蛋素:2道

注意:⚠️書中部分的料理都加了味醂跟酒精,可能算酒素,但不另外標示。另,因為美乃滋不確定是否含蛋,所以某些歸為蛋素。


精進食分類及說明:「蔬食」跟「美體食」。書名是「蔬食」所以歸為「蔬食」應該沒有人會反對。而因為是常備菜,準備讓人天天吃,所以口味清淡,製造過的食品感覺很少,很多都屬於「原形食物」,很像最近流行的「全食物療法」,感覺對身體很好。(所以也有點「健康素」的感覺?)最後,「養成瘦身體質」就像一個中心思想一樣一直出現在書中,所以歸為「美體食」大家應該都能理解。

image.gif喜歡這本書的地方:


1. 食材簡單,調味簡單:通常是用水煮汆燙的方式,料理新手應該也能應付得來。


2. 書中「Memo」跟「Column」很不錯:「Memo」中介紹食材特性及營養,也有提議常備菜如何應用在不同菜色,很實用。「Column」則是介紹一些料理常識與秘訣。特別的是,書中還有介紹養成瘦身習慣的吃飯方式,「蔬菜優先」這篇把為什麼要做「蔬食常備菜」和「蔬食常備菜」如何幫助你養成瘦身體質的原因解釋得很好。(必看)


3. 編排方式及說明很詳細:書中照片的編排方式讓人看起來很順。舉例來說,「薑末蒟蒻」是常備菜,然後它需要什麼材料,如何製作,能保存幾天等資訊放在左邊,而右邊則放這道常備菜可以應用到什麼地方,像是「薑末蒟蒻豆渣」、「蒟蒻味噌湯」、「蒟蒻串燒」等。不僅有詳細的製作方法,還附上照片。很像一本很方便的「常備菜說明書」。(喜歡它的呈現方式)。

image.gif對這本書的疑問與注意點




1. 一直都知道日本人對素食的看法跟一般觀念的素食不太一樣,所以五辛出現時也不是很驚訝,但是對在書中常常出現的酒有點疑問。不知道是為了讓保存期限更長還是為了增加風味,真的很多菜都摻了酒進去。而且也沒說是什麼酒,日本有料理酒?一般台式是用米酒?味道會不一樣吧?民情不同,果然做出來的菜也不一樣?(廢話)


2. 因為是日本書翻譯來的,所以書中食材有些是日本取得容易,一般我們取得不易的東西。不過如果能取得那些食材,偶爾做做「異國風情」常備菜,似乎也是一種樂趣?


3. 筆者知道日本對一般的「素食分類」的認識不深,這本書應該也只是想讓大家多吃蔬菜,但還是很希望能在目錄標出「素食分類」,就可以看出「全素」、「五辛素」跟「酒素」(認為酒是素的)的差別。(能夠有這樣好的蔬食翻譯書籍就應該很感激了,想要素食標示果然還是筆者太奢求了吧?)

目錄(為了方便讀者清楚各項料理的素食分類,擅自將素食分類放入,非經由專業編輯審核,若有錯誤,敬請見諒)

前言⋯⋯⋯2
用常備菜養成瘦身習慣的5個秘密⋯⋯⋯8
想要用來和蔬菜搭配的「瘦身素材」都在這裡!⋯⋯⋯10
「瘦身素材」調理的秘訣與瘦身料理的技巧⋯⋯⋯12

Chapter1 只需水煮、只需清蒸
簡單的「配菜材料」⋯⋯⋯15
水煮洋蔥⋯⋯⋯16(五辛素)(加洋蔥)
˙柚子醋拌洋蔥和海苔⋯⋯⋯17(五辛素)(加洋蔥)
˙壽喜煮風味洋蔥和油豆皮⋯⋯⋯17(五辛素)(加洋蔥)(加酒)
˙洋蔥納豆煎餅⋯⋯⋯17(五辛素)(加洋蔥)

水煮麥片鹿尾菜⋯⋯⋯18(全素)
˙麥片鹿尾菜五目煮⋯⋯⋯19(全素)(加味醂)(味醂算素的嗎?)
˙葉菜與麥片鹿尾菜碎沙拉⋯⋯⋯19(全素)
˙麥片鹿尾菜飯⋯⋯⋯19(全素)

汆燙菠菜和白蘿蔔乾⋯⋯⋯20(全素)
˙韓式涼拌菠菜和白蘿蔔乾⋯⋯⋯21(五辛素)(加蔥)
˙菠菜和白蘿蔔乾即席擬製豆腐⋯⋯⋯21(全素)
˙菠菜和白蘿蔔乾燉煮油豆皮⋯⋯⋯21(全素)(加酒)(酒素?)

油煮葫蘆乾拌長蔥⋯⋯⋯22(五辛素)(加蔥)
˙醃漬風⋯⋯⋯23(五辛素)(加蔥)
˙醬拌風⋯⋯⋯23(五辛素)(加蔥)

汆燙香味蔬菜⋯⋯⋯24(全素)
˙香味蔬菜燙青菜⋯⋯⋯25(全素)
˙山藥泥涼拌香味蔬菜⋯⋯⋯25(全素)

油煮青椒和冬粉⋯⋯⋯26(全素)
˙美乃滋冬粉沙拉⋯⋯⋯27(蛋素)(加美乃滋)(可換成全素或奶素的無蛋美乃滋)
˙柚子醋冬粉沙拉⋯⋯⋯27(全素)

汆燙昆布絲和油豆皮⋯⋯⋯28(全素)
˙紅蘿蔔、昆布絲與油豆皮的燉煮料理⋯⋯⋯29(全素)(加酒)(酒素?)
˙昆布絲、油豆皮拌長蔥的中華涼拌⋯⋯⋯29(五辛素)(加蔥)

蒸小番茄⋯⋯⋯30(全素)
˙番茄湯加螺旋麵⋯⋯⋯31(五辛素)(加洋蔥)

鹽蒸馬鈴薯豆⋯⋯⋯32(全素)
˙不油炸的馬鈴薯豆可樂餅⋯⋯⋯33(五辛素)(加洋蔥)

金平風蒸牛蒡和紅蘿蔔⋯⋯⋯34(全素)(加酒)(酒素?)
醬油蒸油豆腐和蓮藕⋯⋯⋯35(全素)
蒸海帶芽和白蘿蔔⋯⋯⋯36(全素)(加酒)(酒素?)
榨菜蒸水煮竹筍⋯⋯⋯37(全素)(加酒)(酒素?)

酒蒸豆芽菜和蒟蒻絲⋯⋯⋯38(全素)(加酒)(酒素?)
˙日式炒麵風豆芽菜和蒟蒻絲⋯⋯⋯39(全素)(加酒)(酒素?)

酒蒸綜合菇⋯⋯⋯40(全素)(加酒)(酒素?)
˙麻婆豆腐菇⋯⋯⋯41(五辛素)(加蔥)(加蒜)(加酒)

大蒜油蒸櫛瓜⋯⋯⋯42(五辛素)(加蒜)(加白葡萄酒)
檸檬油蒸蕪菁⋯⋯⋯43(全素)

Chapter2 只需攪拌
當成副菜的蔬菜常備菜⋯⋯⋯45
醋拌蒟蒻絲和白蘿蔔⋯⋯⋯46(全素)
˙麵量減半的清爽炒素麵⋯⋯⋯47(五辛素)(加韭菜)
˙豆漿涼拌菜⋯⋯⋯47(全素)
˙豆腐涼拌菜⋯⋯⋯47(全素)

碎乾貨涼拌柚子醋⋯⋯⋯48(全素)
˙即席的一口風白蘿蔔絲餅⋯⋯⋯49(全素)
˙雪見湯⋯⋯⋯49(全素)
˙雁擬豆腐佐香菇泥醬汁⋯⋯⋯49(全素)

綜合豆洋蔥拌塔巴斯科醬⋯⋯⋯50(五辛素)(加洋蔥)
˙即席風辣豆醬⋯⋯⋯51(五辛素)(加洋蔥)(加蒜)
˙微辣風豆泥⋯⋯⋯51(五辛素)(加洋蔥)
˙火烤酪梨綜合豆⋯⋯⋯51(五辛素)(加洋蔥)

綜合海藻西洋芹拌醋味噌醬⋯⋯⋯52(全素)
木耳涼拌泡菜⋯⋯⋯53(全素)(泡菜未說明是否含五辛,但可使用全素韓式泡菜)
蒸山藥拌白味噌⋯⋯⋯54(全素)
豆芽菜昆布絲拌芝麻醋醬⋯⋯⋯55(全素)(加味醂)(味醂算素的嗎?)

麥片拌碎黃豆佐生薑醬油⋯⋯⋯56(全素)(加味醂)(味醂算素的嗎?)
˙麥片黃豆鬆⋯⋯⋯57(五辛素)(加蔥)(加味醂)

牛蒡拌蔥鹽⋯⋯⋯58(五辛素)(加蔥)
˙牛蒡煎餅⋯⋯⋯59(五辛素)(加蔥)

寒天絲山芹菜拌柚子胡椒油醬⋯⋯⋯60(全素)
香菇蒟蒻絲拌微辣醬油⋯⋯⋯61(全素)(加酒)(酒素?)
小白菜拌昆布青蔥⋯⋯⋯62(五辛素)(加蔥)
茄子拌紫蘇粉薑末⋯⋯⋯63(全素)

高麗菜油豆皮拌榨菜⋯⋯⋯64(全素)
˙素餃子⋯⋯⋯65(五辛素)(加蔥)

紫甘藍菜拌紫蘇醬菜⋯⋯⋯66(全素)
醋味豆渣⋯⋯⋯67(全素)(加味醂)(味醂算素的嗎?)
小番茄拌水雲藻⋯⋯⋯68(全素)(加酒精煮至揮發的酒)(酒素?)
秋葵拌海帶根⋯⋯⋯69(全素)
花椰菜拌美乃滋風味白味噌醬⋯⋯⋯70(全素)(美乃滋風味非美乃滋)(要注意顆粒黃芥末醬是否含五辛?)
蓮藕拌大蒜梅乾⋯⋯⋯71(五辛素)(加蒜)

Column
常備菜入門
調理與保存方式的規則⋯⋯⋯⋯14

養成瘦身習慣的吃飯方式
蔬菜優先⋯⋯⋯⋯44

讓涼拌料理更簡單
增添鮮味的食材⋯⋯⋯72

美味蔬菜的秘訣
乾燥蔬菜的建議⋯⋯⋯96

Chapter3 只需醃漬
短時間就能製作出能長期享用的瘦身常備菜⋯⋯⋯73
脆醃紅蘿蔔與蘿蔔乾⋯⋯⋯74(全素)
˙油豆皮炒蘿蔔乾⋯⋯⋯75(全素)(加酒)(酒素?)
˙高麗菜與蘿蔔乾三明治⋯⋯⋯75(蛋素)(加美乃滋)(可換成全素或奶素的無蛋美乃滋)
˙蘿蔔乾舞菇即席酸辣湯⋯⋯⋯75(全素)

醃漬黃瓜昆布絲⋯⋯⋯76(五辛素)(加蒜)
˙即席冷湯⋯⋯⋯77(五辛素)(加蒜)
˙中式黃瓜炒甜椒⋯⋯⋯77(五辛素)(加蒜)(加酒)
˙手拍黃瓜涼拌山藥⋯⋯⋯77(五辛素)(加蒜)

青椒醃漬煎豆腐⋯⋯⋯78(全素)
高湯醃漬烤茄子與雁擬豆腐⋯⋯⋯79(全素)
檸檬橄欖油醃漬寒天棒與番茄⋯⋯⋯80(全素)
辣醬油醃漬芹菜與鹿尾菜⋯⋯⋯81(全素)
醃漬蘿蔔沙拉⋯⋯⋯82(全素)
高湯醬油醃漬大豆、蓮藕與蒟蒻⋯⋯⋯83(全素)

醃漬大豆花椰菜⋯⋯⋯84(五辛素)(加蒜)
˙醋煮大豆花椰菜⋯⋯⋯85(五辛素)(加蒜)

醋醃寒天棒與黃瓜⋯⋯⋯86(全素)(加酒精煮至揮發的味醂)(味醂算素的嗎?)
˙煎豆腐配黏糊黃瓜梅子醬⋯⋯⋯87(全素)(加酒精煮至揮發的味醂)(味醂算素的嗎?)

橘子汁醃紅蘿蔔與寒天絲⋯⋯⋯88(全素)
˙紅蘿蔔與寒天絲沙拉⋯⋯⋯89(全素)

番茄汁醃漬茄子與櫛瓜⋯⋯⋯91(五辛素)(加蒜)
番茄汁醃漬蘿蔔乾與洋蔥⋯⋯⋯91(五辛素)(加洋蔥)
南蠻漬白蒟蒻⋯⋯⋯92(五辛素)(加洋蔥)(加酒)
蒜頭檸檬醃漬南瓜與鹿尾菜⋯⋯⋯93(五辛素)(加蒜)
韓式泡菜風淺漬白菜與蘿蔔乾⋯⋯⋯94(五辛素)(加蒜)
日本甘酒醃漬蕪菁與高麗菜⋯⋯⋯95(全素)(加甘酒)(酒素?)

Chapter4 只需拌炒,簡單燉煮
很適合放進便當的日式常備菜⋯⋯⋯97
薑末蒟蒻⋯⋯⋯98(全素)(加味醂)(味醂算素的嗎?)
˙薑末蒟蒻豆渣⋯⋯⋯99(全素)(加味醂)(味醂算素的嗎?)
˙蒟蒻味噌湯⋯⋯⋯99(全素)(加酒)(酒素?)(加味醂)(味醂算素的嗎?)
˙蒟蒻串燒⋯⋯⋯99(全素)(加味醂)(味醂算素的嗎?)

葫蘆乾炒蘿蔔乾⋯⋯⋯100(全素)(加味醂)(味醂算素的嗎?)
˙袋煮⋯⋯⋯101(全素)(加酒)(酒素?)(加味醂)(味醂算素的嗎?)
˙義式沙拉⋯⋯⋯101(五辛素)(加洋蔥)(加蒜)
˙清爽建長湯⋯⋯⋯101(全素)(加味醂)(味醂算素的嗎?)

長鹿尾菜梅乾煮大蒜⋯⋯⋯102(五辛素)(加蒜)
˙鹿尾菜拌青紫蘇⋯⋯⋯103(五辛素)(加蒜)
˙橄欖風味洋風壽司⋯⋯⋯103(五辛素)(加蒜)
˙香煎梅乾鹿尾菜櫛瓜⋯⋯⋯103(五辛素)(加蒜)

咖哩炒豆芽菜蘿蔔乾⋯⋯⋯104(全素)
蒟蒻絲煮金針菇⋯⋯⋯105(全素)(加酒)(酒素?)
梅乾炒大豆⋯⋯⋯106(全素)(加酒)(酒素?)
薑末味噌炒木耳牛蒡⋯⋯⋯107(全素)
胡椒鹽炒地瓜芽鹿尾菜⋯⋯⋯108(全素)
味噌炒茄子豆渣⋯⋯⋯109(全素)
柚子胡椒炒油豆皮香菇⋯⋯⋯110(全素)(加酒)(酒素?)
海苔佃煮炒青椒⋯⋯⋯111(全素)(加酒)(酒素?)(加味醂)(味醂算素的嗎?)

料理酒炒小黃瓜綜合海藻⋯⋯⋯112(全素)(加酒)(酒素?)
˙梅乾即席涼拌菜⋯⋯⋯113(全素)(加酒)(酒素?)
˙薑汁風味涼拌菜⋯⋯⋯113(全素)(加酒)(酒素?)

壽喜燒風蘿蔔乾煎豆腐⋯⋯⋯114(全素)(加酒)(酒素?)(加味醂)(味醂算素的嗎?)
薑汁煮杏鮑菇葫蘆乾⋯⋯⋯115(全素)
青花椰菜煮鹽昆布⋯⋯⋯116(全素)
燉煮嫩竹筍⋯⋯⋯117(全素)(加酒)(酒素?)
梅乾煮蘿蔔乾⋯⋯⋯118(全素)
豆渣炒乾貨⋯⋯⋯119(全素)

卷末保存版
想事先做起來保存,有著滿滿蔬菜的調味醬⋯⋯⋯120
柚子醋醃夏季蔬菜⋯⋯⋯121(全素)(加酒精煮至揮發的酒)(酒素?)
醬油麴拌洋蔥泥與洋蔥碎末⋯⋯⋯121(五辛素)(加洋蔥)
綜合菇辣味醬汁⋯⋯⋯122(全素)(加酒)(酒素?)
雙色番茄無油法式沙拉醬料⋯⋯⋯122(全素)(注意芥末醬有無五辛)
多彩蔬菜甜醋醬汁⋯⋯⋯123(全素)
根菜類辣醬⋯⋯⋯123(五辛素)(加蒜)
和風莎莎醬⋯⋯⋯124(全素)(加酒精煮至揮發的酒)(酒素?)
紫洋蔥紅蘿蔔雪見醬汁⋯⋯⋯124(五辛素)(加洋蔥)

INDEX
蔬食常備菜 材料別索引⋯⋯⋯126

 

image.gif最想做做看的十道菜:
1. 海苔佃煮炒青椒(第111頁)(想做「無酒無味醂版本」~感覺這道跟前陣子很流行的「無限青椒」很像?不過這是素食的「精進版本」!簡單又營養,讓人想馬上試做看看)
2. 清爽建長湯(第101頁)(感覺很清爽好喝的湯~底下湯品來源介紹這道湯是一個很有名的「素食精進料理」,相傳是來自於鎌倉建長寺的修行僧所做而得名。裡面還提到可以加芋頭,感覺根菜power可以加倍~會想試試看,要做的是「無味醂版本」~)
3. 袋煮(第101頁)(看到福袋就很想做做看,不過還是想做「無酒版本」~一直想做根菜的燉煮料理,這道菜應該能滿足這樣的想法?)
4. 高麗菜油豆皮拌榨菜(第64頁)(感覺是個簡單易做的小菜,榨菜的味道應該很濃,所以應該只要加一點醬油跟麻油提味一下就可以了。)
5. 蒸山藥拌白味噌(第54頁)(剛看到照片時以為是豆腐,結果是山藥,白味噌煮雜煮湯時有種高雅的味道,用來做山藥小菜應該也很美味。)
6. 蒸小番茄(第30頁)(小番茄含很多對皮膚好的茄紅素,先蒸好之後用在別的料理也很方便。)
7. 秋葵拌海帶根(第69頁)(秋葵是對身體很好的食材,但一直都不太知道要如何料理,這道小菜簡單又營養,有時候想吃黏稠口感食物的時候可以拿來吃)
8. 蒟蒻味噌湯(第99頁)(決心做「無酒版本」的味噌湯,蒟蒻擁有豐富的膳食纖維,是很好的美體食材,口感很有嚼勁,吃完應該很有飽足感)
9. 咖哩炒豆芽菜蘿蔔乾(第104頁)(咖哩粉的應用真的很廣,光看照片就覺得很下飯~豆芽菜跟蘿蔔乾的口感應該很不錯,多咀嚼聽說會增加飽足感,養成瘦身體質的第一步~)
10. 醃漬蘿蔔沙拉(第82頁)(紅蘿蔔小菜其實並不少見,但加醃黃蘿蔔、橄欖油、檸檬汁的組合就比較少了,醃黃蘿蔔應該可以把鹹度調得剛剛好,會想試試看)

image.jpeg

 

image.gif閱後感想:
    「常備菜」是最近很流行的下廚方式。雖說隨著工作益發忙碌,外食人口越來越多,還是有很多人想要為了健康下廚。理由不外乎因為外食可能不衛生,食材進貨來源不明(可能是黑心食材),又或者是因為外食為了美味,往往太油、太鹹、太多調味。而自己下廚通常就比較能掌握衛生及食材管理的安心層面,只是有一個問題:下廚其實是一件很麻煩的事。要買食材不說,要花時間體力煮,光想像就覺得累。但這本「蔬食常備菜」提出了一個很好的方法,讓人可以不用想著要一步到位,買來食材後可以先做一些簡單的處理,然後就有一些基本的「常備菜」可以拿來應用。書中四個章節分別為「只需水煮,只需清蒸」、「只需攪拌」、「只需醃漬」、「只需拌炒,簡單燉煮」。邊看邊覺得如果只需要這樣簡單的幾個步驟,就算是平常日應該也可以做到自炊,無論是便當或是晚餐,有這些「常備菜」預備軍當靠山,營養應該很足夠。更何況比起外食的高熱量低營養,書中使用的是有飽足感又好吃的健康食材,省荷包又可以美體,真是一舉數得。(只是食材有點偏日式,不確定對大家來說是否都很容易取得?)總之,「蔬食常備菜」一書提出一種新的下廚方式,讓蔬菜攝取不足的外食族能夠藉由這種「養成瘦身美體體質」的方式達到理想的狀態,補充足夠營養,也因此不會因為工作而犧牲健康。能夠更有活力的面對每一天新的挑戰。感謝作者庄司老師寫出這麼一本方便的「蔬食常備菜」,讓我們能更長久便利的享用「精進食」,也謝謝讀者的你們願意接觸「精進食」,希望大家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精進食」飲食方式。

題外話:書中唯一比較讓人在意的是之前沒想過的,酒算是素的嗎?味醂呢?書中以很高的頻率一直出現時,讓人有點猶豫。不加感覺可能做不出作者想要表達的味道,但加了又覺得可能就不是每個人都能吃。後來還是決定只要出現酒或味醂就忽視它,要相信,做無酒版本也一定很好吃。另外,琺瑯盒真的好適合拿來放常備菜~想像冰箱中有一排白色琺瑯盒的常備菜就覺得很時尚~

 

image.gifMeet your jingjinshoku, meet your future.
Nov. 8, 2018
筆者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我想吃精進食
    全站熱搜

    Jingjinshok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