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jpeg

 

書名:我家也有蔬食餐廳

作者:詹昇霖


出版社: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6年10月28日初版一刷
               2018年6月4日初版二刷


頁數:224頁

 

一般素食分類:全素,奶素,蛋素,蛋奶素,酒素?

精進食分類及說明:本書應該是「健康食」。副標寫著「輕鬆做出少油、身體無負擔、符合健康潮流的五星級素食料理」,想要大家吃得健康的心願祝福很偉大。

 

喜歡這本書的地方:

1. 料理分解示意圖:步驟一步步秀給讀者看,真的很安心,很像老師在旁邊帶著我們做料理的感覺。


2. 目錄有素食標示:大概是因為之前看的食譜書都沒有特別標示素食分類,看到這本有特別標示的就特別感動~不過筆者大概有點龜毛,所以目錄還是自己標了一些覺得應該標出來的注意點。不過,光是有標示蛋奶的部分就讓人覺得很貼心~


3. 照片的時尚感:覺得現代的食譜書都用很專業的攝影來突顯料理的時尚情境,如果能在家中做出這樣的料理來宴客,是多麼有面子的一件事~不愧是五星級水準~

 

對這本書的疑問與注意點:


1. 可能是因為從「餐廳」的角度來做菜,備料的部分有時會有點過於簡化?像是「豆包漿」要從哪裡買?用豆包打成漿?「椰仁」(椰子肉)要從新鮮椰子取得嗎?「翡翠椒」感覺超市買不到?荷葉要去哪裡買?棉糖是什麼?黏米粉?澄粉(無筋麵粉)?馬蹄粉?大白皮?(不想買外面賣的,想自製的話比例是?)冒出一堆問號~(笑)感覺這本食譜還是有點門檻,不像初學者馬上就能上手的感覺?(這段疑問突顯出筆者真的是個料理新手XD)(也學到了料理的第一步就是要先學會去哪裡取得材料。)


2. 書中第87頁突然出現的「角螺」嚇筆者一跳,一瞬間以為放了螺肉進去,上網查才知道有「角螺豆皮」這種東西,是乾貨,油炸過的豆皮。廚師才知道的特殊食材(?),希望能標示「角螺豆皮」。然後第124頁出現的「火腿」應該要改成「素火腿」,不然就變葷食了。第131頁的「蟹黃醬」雖說是應用第22頁的「蟹黃醬」,但還是希望能標示成「素蟹黃醬」(筆者個人喜歡從頭閱讀到尾當然沒關係,但有些讀者喜歡隨性翻閱食譜書籍,所以如果能夠標示成「素蟹黃醬」比較不會嚇到人。)料理的命名也希望能標示為「素鳳梨蝦球」、「素蟹黃雙椰花」、「素栗香獅子頭」、「素干貝薏仁蘿蔔柱」、「素西芹帶子」(抱歉,筆者很龜毛,原因來自最近「蔬食」書籍有時候不是全部都是素食,會參雜葷食變成「少葷多素」的型態,標示清楚能讓吃素的讀者比較安心)


3. 因為使用銅版紙的關係,這本書比其他的書還重,但因為紙的材質好,所以照片呈現出來的效果也好,所以有點重量也沒關係~
 


目錄(原書雖有標示一些素食分類,但為了方便讀者清楚各項料理的素食分類,擅自補充素食分類,並置入注意點,非經由專業編輯審核,若有錯誤,敬請見諒)

2/推薦序<突破傳統素菜限制,做出全新創意素>王瑞瑤
3/推薦序<為茹素者開啟天然美味之窗>曾秀保
4/作者序<用心,做出不一樣的蔬食>詹昇霖

11/在食譜之前 Before Recipe
12.阿霖師的蔬食主義 About Chef Zhan
(一)、踏上中餐這條路
(二)、轉戰餐廳業
(三)、意想不到的邀約
(四)、創意 x 蔬食
(五)、每個人都會喜愛的蔬食
19.特別食材介紹 Ingredients
(一)、醬類 & 粉類
(二)、水果類
(三)、常用乾貨
(四)、其他食材
21.健康蔬食,獨門秘方大公開 Secret recipe
(一)、香料油
(二)、醬料
(三)、高湯
24.蔬果的挑選與保存 Pick & Preserve
(一)、瓜類
(二)、菜類
(三)、各種菇類
(四)、根莖類
(五)、建議的蔬果保存方式

Chapter 1 前菜 Appetizer
在進入主旋律前,開啟味覺的前奏
29/川味吉絲拉皮(全素)
33/南瓜金絲手捲(全素)(加美乃滋)(注意美乃滋是不是素的)
37/梅子醬蘿蔔(全素)
39/豌豆涼粉(全素)
41/香柚豆腐佐莎莎(蛋素)(加蛋豆腐)
45/冰鎮苦瓜梅子(全素)
47/松子起司鮮蔬捲(蛋奶素)(加蛋皮)(加起司粉)(加美乃滋)(注意美乃滋是不是素的)
51/水果生菜薯泥甜筒(蛋奶素)(加優格)(加甜筒,可能含蛋奶)(加奶油)(加巧克力棒,可能含奶)
55/玉葉沙拉佐蜂蜜芥末(全素)(加蜂蜜)
59/楓糖山藥細麵(全素)
61/時蔬琉璃捲(全素)(加美乃滋)(注意美乃滋是不是素的)
63/炭燒杏菇捲(全素)(注意烤肉醬是否含五辛)

Chapter 2主食&湯品 Rice Noodle and Soup
飯、麵、湯,滿足胃的溫暖料理
69/香椿荷葉飯(全素)
73/芋香八寶飯(全素)
77/片兒川(全素)
81/醬滷麵(全素)
85/綠豆薏仁燉排湯(全素)
87/豆漿牛奶鍋(奶素)(加奶)(角螺希望能標示為「角螺豆皮」)
89/田園蔬菜湯(全素)
91/無花果椰仁盅(全素)
93/牛蒡羹(全素)
97/老菜脯燉梨湯(全素)

Chapter 3熱食 Hot Meal
蔬菜、熱油在鐵鍋裡共舞
101/乾椒鮮筍(全素)(加米酒)
103/天香腐皮捲(蛋素)(加皮蛋)(加蛋)
107/宮保海苔條(全素)
111/Baby椒炒杏菇(全素)(加米酒)
113/蠔油淮山茄香煲(全素)
117/玉貝滑蛋豆腐(蛋素)(加蛋)
121/鳳梨蝦球(奶素)(加美乃滋)(注意美乃滋是不是素的)(看不出來奶素是來自哪個材料?美乃滋?酥炸粉?)
123/脆笛金絲捲(全素)(「火腿」希望能標示為「素火腿」)(加蜂蜜芥末籽醬)
127/咖哩燒若串(蛋素)(加蛋)(加味精)
131/蟹黃雙椰花(全素)(「蟹黃醬」希望能標示為「素蟹黃醬」)
133/栗香獅子頭(蛋素)(加蛋)
137/橙汁蓮藕(全素)
141/干貝薏仁蘿蔔柱(蛋素)(加蛋白)
143/薏仁絲瓜柱(蛋素)(加蛋白)(加米酒)
147/西芹帶子(全素)
151/豆酥上湯白衣捲(全素)
153/芋香子排(全素)
157/白玉福袋(蛋素)(加蛋白)(加米酒)
161/冰梅吉丁(蛋素)(加蛋白)
163/蠔油金錢餅(蛋素)(加蛋白)(加米酒)
167/美式可樂餅(蛋奶素)(加蛋液)(加美乃滋)(注意美乃滋是不是素的)(加蜂蜜)

Chapter 4港點
171/蘿蔔糕(全素)
173/椒麻雲吞(全素)
177/絲瓜水晶餃(全素)
181/田園蔬菜餃(全素)
183/雪菜煎薄餅(全素)
187/牛肝蕈南瓜果(全素)(注意牛肝菌醬是否為素食)
191/鮮菇腐皮捲(全素)
193/海苔手札條(全素)
197/奶皇兔子餃(蛋奶素)(加蛋)(加起司粉)(加奶油)(加奶粉)(加煉乳)
201/繽紛蝴蝶餃(全素)

Chapter 5 甜品
207/法式焗布丁(蛋奶素)(加蛋)(加奶)
209/南瓜鮮奶酪(奶素)(加奶)(加鮮奶油)
213/花生海藻凍(全素)
215/杏仁水果豆腐(奶素)(加奶)(加煉乳)(加鮮奶油)
217/桂花紅豆糕(全素)(注意果凍粉是否為素食)
221/木瓜燉雪耳(全素)
223/養潤核桃露(全素)

 

最想做做看的十道菜:
1.楓糖山藥細麵(第59頁)(山藥磨成絲做成的細麵真的很美味,日式料理也常看到這樣的作法,會搭配山葵醬油一起食用,這道食譜則是推薦搭配有焦糖味的楓糖及和風醬一起吃,應該會有甜點的感覺?有素鮭魚卵點綴很漂亮,但感覺好像不容易做,書中也沒有教作法,這次就先pass吧~)
2.片兒川(第78頁)(杭州名麵的「片兒川」,用腐皮的口感代替葷食,用雪里紅跟綠竹筍入麵,應該很好吃~)
3.芋香八寶飯(第74頁)(雖然要備的料有點多,但同時也可以一次吸收很多營養,應該很值得~芋頭很有口感,應該很好吃)
4.雪菜煎薄餅(第183頁)(看到港式點心就想做,但是想到其他港式點心要油炸就覺得有點小麻煩,炸完的油要處理也是一個問題,這道煎餅雖然也用油,但沒有用那麼多,那應該會有油炸的好吃,然後省掉處理剩餘油的麻煩。先像包餃子一樣包起來縮口整形(看起來像小籠包)然後再壓扁,先蒸再煎,功夫菜)
5.絲瓜水晶餃(第177頁)(這道料理的挑戰應該是在去哪買澄粉?做出的水晶外皮是否成功?還有考驗包餃子的技術?絲瓜水晶餃是港式飲茶的亮點之一,如果能做出來感覺就很有能開餐廳的能耐?)
6.田園蔬菜餃(第181頁)(筆者覺得大白皮的取得是首要任務~有了可以包的外皮,內餡材料的準備應該沒那麼難?不過就跟水晶餃一樣,想來包餃子的技術是一個挑戰)
7.椒麻雲吞(第173頁)(自己做雲吞感覺很厲害,外面有時會看到有攤位在路邊邊包邊賣,但好像比較少素食,路邊的空氣也比較不好,如果能自己包應該很安心)
8.木瓜燉雪耳(第221頁)(雪耳是養顏的好食物,木瓜拿來當容器好看又好吃,宴客時一人一份會覺得很像高級套餐附的甜點~)
9.養潤核桃露(第223頁)(核桃補腦,磨成漿露更好吸收~傳統的中式甜湯,會想做做看)
10.(素)西芹帶子(第148頁)(用山藥來假裝成帶子真的好可愛,很像日本的「もどき料理」(仿葷料理),也很有最近流行用食物外表來讓人驚奇的料理的感覺(聽過盆栽提拉米蘇嗎?)書中的圓模型工具看起來很好用,之後想找找看外面有沒有賣,感覺可以應用在很多地方,應該是不錯的小投資)

image.jpeg

image.jpeg

image.jpeg

 

閱後感想:

    近年來,養心茶樓成功塑造了一個養生蔬食點心的時尚品牌形象。讓人覺得吃素可以很多元,有很多發展空間。這本書提供了許多很棒的食譜,不藏私地告訴讀者餐廳裡的蔬食點心是怎麼做出來的。這樣做很聰明也很有善心,讓人多了品牌認同,也可以讓沒去養心茶樓餐廳吃過的人接觸並重現那些經典的蔬食點心。閱讀過程中,也讓人堅信餐廳所做出來的料理不是添加什麼對身體有負擔的食材,而是天然食材,單純調味地提供給顧客。(出書真的是一個很棒的想法。)但還是想感嘆一下,果然人都說「隔行隔重山」,「內行人看門道,外行人看熱鬧」,廚師把自己的所學精華都分享出來了,但平常如果沒在下廚,沒什麼廚藝可言的話,當真學得會嗎?(閱讀本書時,筆者深感自己的廚藝之不精湛。大廚的手藝則讓人嘆為觀止。)只有種學完應該就可以開店了的感歎。

    書中使用「紅毛丹」仿蝦球很有創意,脆笛酥捲的命名很有意思~閱讀過程中驚喜不斷,但想到要做步驟繁複的一些「功夫菜」,就覺得有點望而卻步。好在書中也有一些簡單作法的料理(請參考上面寫的「最想做看看的十道菜」),之後應該還是會嘗試挑戰看看「餐廳級的料理」。感謝作者詹先生寫了一本厲害的五星級蔬食食譜,讓我們明白那些美味的蔬食點心是怎麼做出來的,謝謝讀者願意接觸精進食,當我們能多攝取對身體健康有益的食材料理,少接觸那些對身體負擔比較重的食材的時候,這些選擇都會反應在我們身上,身體也會因此更加健康有活力。希望精進食能廣為流傳,大家都能更健康。謝謝大家。


Meet your jingjinshoku, meet your future.
Nov.13 , 2018
筆者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我想吃精進食
    全站熱搜

    Jingjinshok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